《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Economics And Politics in the Era of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列宁阐述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政治和经济特点的文章。写于1919年10月30日,最早刊载于1919年11月7日彼得格勒《真理报》第255号和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消息报》第250号。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37卷。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维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无产阶级使用革命暴力来与反革命暴力做斗争。但是,这种革命举动却遭受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机会主义者的攻讦,例如卡·考茨基、马尔托夫、切尔诺夫等人,他们发表了大量著作来歌颂资产阶级民主,歪曲、诽谤苏维埃政权的无产阶级专政。在此情形下,列宁认为从理论上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有关无产阶级专政的错误观点进行批判很有必要。1919年10 月30日,在苏维埃政权成立两周年之际,列宁在此前所写的《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小册子的提纲》的基础上写作了《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全文共五部分,列宁在文中总结了两年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阐明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的特点,指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
第一,列宁在坚持马克思关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的理论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性。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在这部分中,列宁批评了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根本不承认这个过渡时期或者幻想调和两种阶级斗争的力量的错误观点。
第二,列宁对过渡时期的社会经济形式和阶级结构进行了科学分析,指出了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是资本主义、小商品生产和共产主义,所对应的基本力量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特别是农民)和无产阶级。由于俄国“十分落后而且具有小资产阶级的性质,俄国的无产阶级专政必然有一些不同于先进国家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只涉及非主要的方面,俄国的基本力量和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是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的。
第三,列宁精辟地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新形式。俄国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有五种形式:(1)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2)国内战争;(3)“中立”小资产阶级,特别是农民;(4)“利用”资产阶级;(5)培养新纪律。
第四,列宁深刻指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消灭阶级的含义,一是推翻地主和资本家的统治,二是消灭工农之间的差别,使所有的人都成为工作者。列宁说,前一部分的任务我们已经完成了,后一部分则是一个长期的无比困难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的途径是个体的、单独的小商品经济过渡到公共的大经济。对此列宁提醒道:“采用急躁轻率的行政手段和立法手段,只会延缓这种过渡,给这种过渡造成困难。只有帮助农民大大改进以至根本改造全部农业技术,才能加速这种过渡。”
总括上述,列宁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一文中,总结了十月革命胜利两年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对过渡时期的社会经济形式进行了科学分析,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社会兼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指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就是消灭阶级。这篇论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起到重大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