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The Tasks of the Proletariat in Our Revolution)
列宁拟定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行动纲领的文献,全面阐述《四月提纲》的小册子。写于1917年4月23日,1917年9月由彼得格勒波涛出版社印成单行本。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29卷。
《四月提纲》发表后遭到一切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党的反对;布尔什维克党内对提纲也有异议,认为俄国还处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还需要同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合作。为了使《四月提纲》中阐明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列宁撰写了这篇文章,进一步全面阐述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路线和策略。
列宁首先阐明了二月革命后俄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明确指出俄国的国家政权已经转到一个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地主手里。就这一点来说,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俄国革命最主要的特点是形成了掌握全部政权机关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说明俄国革命已超出了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但是还没有到达“纯粹的”无产阶级和农民的专政,处于一个过渡的、不稳定的阶段;一国之内绝不能有两个政权,这种局面是不能长久保持下去的。据此,列宁要求布尔什维克党对群众在思想上进行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向群众说明、揭露临时政府的反动本质,努力教导人民不要信任资产阶级,把轻信的不觉悟的无产阶级从“普遍的”小资产阶级革命护国主义狂热中解脱出来。
列宁从结束帝国主义战争的角度说明了革命转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指出,革命护国主义是俄国革命向前发展和取得胜利的死敌,对革命护国主义做丝毫让步都是背叛社会主义,都是彻底背弃国际主义。战争问题在客观上只能用革命手段来解决。二月革命是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开端,迈出了突破资本利益的战线、停止战争的第一步。但只有迈出第二步,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把国家政权转到无产阶级手中,才能保证停止战争,给人类带来持久的和平。
列宁论证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是一种新的国家形式和新的国家类型,即巴黎公社所创造的那种国家类型,它区别并高于资产阶级国家的议会制民主共和国,因为工兵代表苏维埃将打碎并铲除旧的国家压迫机器——军队、警察、官吏,让群众自下而上地直接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
列宁进一步阐明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系列经济措施。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全部土地实行国有化,并交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把没收来的地主田庄都改建成大规模的示范农场,由雇农代表苏维埃负责监督;把一切银行和资本家的辛迪加收归国有或至少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立刻加以监督等。这些措施并不是直接“实施”社会主义,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必要步骤,在经济上完全可以实现。
列宁阐明了社会党国际的状况,指出战争爆发两年多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在所有国家都造成了三种派别:(1)口头上的社会主义者,实际上的沙文主义者。各国社会民主党的正式领袖大多数都是这一派。(2)第二派即所谓“中派”。(3)第三派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基于第二国际的大多数社会民主党领袖歪曲、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列宁号召要同第二国际立刻断绝关系,建立起革命的新国际,即第三国际;更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的名称,应当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称自己为共产党,在科学上才是正确的,在政治上才是有助于启发无产阶级意识的。他强调,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结束世界帝国主义战争,就必须脱掉那件“穿惯了的”“可爱的”脏衬衫,穿上整洁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