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逻辑的基本原则(basic principle of dialectical logic)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对立面的辩证统一原则、逻辑的与历史的一致性原则等。与旧唯物主义的逻辑相区别,辩证逻辑在实践基础上达到了认识论与逻辑学的统一,它不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
辩证逻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逻辑,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理论,它来自于人类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只能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道路是走向这种真理的道路。
辩证逻辑坚持对立面辩证统一的基本原则,是贯彻唯物辩证法的具体体现。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事物矛盾运动的学说,矛盾就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列宁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辩证逻辑要求我们深入研究事物的矛盾运动,用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坚持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体现。“历史的”既指客观事物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又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逻辑的”是指历史的发展过程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在理性思维中的反映和概括,是历史的东西在理性思维中的再现。“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就是思维或理论的逻辑进程应当与客观事物发展的实际历史进程相一致,与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相一致。逻辑的与历史的是辩证统一的过程。在哲学史上,首先提出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相一致的是黑格尔,他认为逻辑的是历史的基础,历史的不过是逻辑的再现,颠倒了两者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了黑格尔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唯心主义,将其改造成为辩证逻辑的科学方法论原则。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是在总的发展趋势上的统一,是包含差别的统一。历史不仅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而且包括无数的细节和偶然因素,而逻辑则撇开历史发展的各种偶然因素,以“纯粹”的理论形态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客观规律。
坚持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要求在科学研究中正确处理两者的辩证关系。所谓历史的方法,就是遵循客观事物的历史线索和发展过程,把握其内在联系,揭示其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所谓逻辑的方法是从最基本的关系出发,通过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以理论思维的形式揭示客观事物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逻辑的方法比起包罗万象的历史现象的描述来,能更深刻地反映历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相互区别,但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脱离逻辑的方法,不能揭示客观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脱离历史的方法,必然导致理论脱离实际,陷入空洞、抽象的概念推演,同样不能揭示客观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