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标准的讨论(the discussion of the criterion of truth)
批判“两个凡是”错误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
真理标准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77年底,主要内容是坚持“两个凡是”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争论。第二阶段是从1977年底到1978年11月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这是广泛开展讨论的阶段。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华国锋提出“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以高举毛主席旗帜、坚持毛泽东思想为借口,继续维护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把“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口号及方针政策,包括对邓小平的错误结论等都以毛主席有过批示为由而加以维护,阻碍了拨乱反正工作的进行。1977年2月7日,华国锋批准由《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的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两个凡是”一公开提出,就引起了广大干部特别是老干部的忧虑。4月10日,邓小平给党中央的信中就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同年7月,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再次重申了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这个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原则。他的观点受到了叶剑英、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和响应,促进了思想界、理论界的思想解放。1977年底,中央党校在胡耀邦的指导下,明确规定研究党的历史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条是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一条是以实践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第二天即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刊登了此文,当天新华社发了通稿,次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等报全文转载。这篇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阐明了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这是从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这篇文章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非议,被指责为“实际上把矛头指向毛主席思想”,企图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压制下去。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坚持毛泽东思想的问题,精辟地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并指出,一些同志,虽然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根本方法。6月24日,《解放军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文,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本身要由实践来检验,其正确性要由实践来证明,思想不能证明自身。
在邓小平等中央多数领导人的正确引导和积极支持下,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在全国广泛地展开。从7月底开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的一些部门,以及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军委直属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相继发表讲话或撰写文章,公开表明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立场。各地宣传部门和党校也积极配合,纷纷举办讨论会或培训班,推动这场讨论的开展,从而使这场讨论逐步深入。真理标准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枷锁对全党的束缚,是中国共产党继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