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联合政府》(On Coalition Government)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向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交的书面政治报告。之前,这个报告草案在广泛听取代表意见的基础上,于3月31日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全体会议上讨论通过。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3卷。
报告的中心内容是对八年全民族抗日战争做出结论并阐明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问题的纲领和政策。
(1)指明了“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报告指出,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时机已经迫近时,中国仍然不团结,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危机”,因此,“应否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已成了中国人民和同盟国民主舆论界十分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党“进一步地从事紧急的和更加切实的工作,继续地克服困难,为完成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而奋斗”。
(2)深入分析了国共两党不同的抗战路线及其结果与关联。报告指出:“国民党政府压迫中国人民实行消极抗战的路线和中国人民觉醒起来团结起来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很久以来,就明显地在中国存在着。这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他还指出,两条路线实施的结果,“一条是胜利的,即使处在中国解放区这种环境恶劣和毫无外援的地位;另一条是失败的,即使处在国民党统治区这种极端有利和取得外国接济的地位”。也因此,两党的争论“是关系着几万万人民生死问题的原则的争论”。
(3)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于解决当前许多重大问题上所持的政策”,即分别阐述了“我们的一般纲领”和“我们的具体纲领”。报告指出,为着动员和统一中国人民一切抗日力量,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并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一切抗日的民主党派,迫切地需要一个互相同意的共同纲领。这种共同纲领,可以分为一般性的和具体性的两部分。对一般纲领,《论联合政府》与《新民主主义论》有所不同的,“是确定了需要资本主义的广大发展,又以反专制主义为第一”。也是基于此,毛泽东强调:“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针对国内外一些人借共产国际解散,而叫嚷要“解散”中国共产党,或要中国共产党改换名称的情况,报告强调:“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
所谓具体纲领,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过程的一定时期内所适用的纲领。对此,《论联合政府》共提出40多条,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教育、社会、外交等诸多方面。毛泽东指出:“而要做到这一切,最重要的是要求立即取消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一个包括一切抗日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人物在内的举国一致的民主的联合的临时的中央政府。没有这个前提条件,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就是说,在国民党统治区域进行稍为认真的改革,是不可能的。”
(4)
在对党的具体纲领做深入阐述中,报告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消灭日本侵略者,实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民,发展现代工业,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只有这一切,才能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才是中国人民所欢迎的。”
(5)首次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报告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报告还指出:“三次革命的经验,尤其是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是公开发表的。它被印成小册子广泛散发,不仅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产生巨大影响,在国统区也引起轰动。其所系统阐述的党的纲领,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实行政治领导的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其首次总结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对加强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