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The Immediate Tasks of the Soviet Government)

列宁论述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任务和计划的重要文献。写于1918年4月,载于1918年4月28日《真理报》第83号和《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消息报》第85号附刊。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34卷。

布尔什维克党巧妙地运用了革命妥协的策略,与德国及其同盟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尽早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巩固苏维埃政权、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争得了短暂的和平时机。列宁1918年3月23—28日口授了《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初稿(原稿没有标题,标题是俄文版编者加的),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设。但是,党内出现了不同意见,以布哈林等人为代表在左派共产主义者小集团的刊物《共产主义者》杂志1918年4月20日第1期上发表了《关于目前形势的提纲》。受党中央全会的委托,列宁草拟了标题为《关于苏维埃政权当前任务的提纲》的手稿,1918年4月26日,俄共(布)中央委员会讨论并一致批准了这个《提纲》。

列宁在文中驳斥了左派社会革命党对苏维埃同资产阶级妥协调和、改良主义的责难,系统阐释了苏维埃政权在历史转折时期面临的问题、新的任务及措施。(1)首先阐明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必须利用和约带来的喘息时机,医治战争创伤,发展国民经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不同于资产阶级革命,是创造性地建立有计划生产和分配的社会组织系统。因此,在夺取政权和镇压剥削者的反抗任务大体解决后,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三个迫切任务,即组织对俄国的管理就成为主要的中心任务。这是一项最困难和最能收效的任务,基本解决这项任务,才能保障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成为社会主义共和国。(2)解决当前任务的总口号是:精打细算,节俭办事,不偷懒,不盗窃,遵守最严格的劳动纪律。(3)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已经到了新阶段,即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造成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组织最严格的全民计算和监督,要求苏维埃政权把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重心由以往的直接剥夺剥削者转向在企业中组织计算和监督。为此要不惜用高额薪金吸引具有各种学术、技术和实际工作经验的资产阶级专家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发挥其指导作用;通过学习、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培养具有最好的劳动纪律和高级劳动技术的无产阶级专家,在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迈进,加快向社会主义过渡。(4)阐明全民计算和监督是一场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极其伟大的斗争,是社会主义自觉性反对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自发性的斗争。(5)把

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其条件和具体措施是:用新技术发展生产力,保证大工业的物质基础;提高居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劳动者的纪律、工作技能、效率、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组织;利用资本主义包括其最新成果泰罗制在内的一切进步的、有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强调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6)组织社会主义竞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各生产消费公社经济上的竞赛比政治方面的竞赛更重要,竞赛的方法包括表报制度和公开报道的方法。报刊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一方面,详细介绍模范公社的成绩,研究它们取得成绩的原因和经营的方法,发挥模范公社榜样的示范作用和影响,使其成为落后公社的辅导者、教师和促进者。另一方面,把那些顽固保持“资本主义传统”,即无政府状态、好逸恶劳、无秩序、进行投机活动的公社登上“黑榜”。(7)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第一,用暴力无情地镇压剥削者的反抗,战胜和铲除资本主义;第二,结束内战造成的极不稳定、极为混乱的社会状态,打击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一切犯罪行为,绝不能只靠宣传鼓动和组织竞赛,还必须靠强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该把群众民主精神同劳动时的铁的纪律结合起来。(8)阐明苏维埃民主制即无产阶级民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特征:第一,选举人是被剥削的劳动群众,排除了资产阶级;第二,废除了选举上一切官僚主义手续和限制,群众自己决定选举的程序和日期,并且有罢免当选人的完全自由;第三,建立了劳动者先锋队即大工业无产阶级的最优良的群众组织,领导最广大群众学习和参与国家的经济社会管理和政治生活。这种民主制是区别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更高类型的民主制,是向社会主义民主制和使国家能开始消亡的条件的过渡。

这篇文章中,列宁最早论述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和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强调必须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是论述社会主义建设的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