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政治》(On Politics)

陈独秀于1920年9月1日发表在《新青年》第8卷第1号上的一篇政论文章。它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早期传播的标志性文献之一。全文7000余字,分为4部分。在该文中,陈独秀针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挑战,着重阐述了以下思想:

(1)

如何认识“无政府党人”的主张。陈独秀指出,这派人“是从根本上绝对主张人类不应该有一切政治的组织,他们不但反对君主的贵族的政治和争权夺利的政治,就是民主的政治也要反对的”。陈独秀强调:“不问强权底用法如何,闭起眼睛反对一切强权,像这种因噎废食的办法,实在是笼统的、武断的,决不是科学的。”“若是不主张用强力,不主张阶级战争,天天不要国家、政治、法律,天天空想自由组织的社会出现,那班资产阶级仍旧天天站在国家地位,天天利用政治、法律。如此梦想自由,便再过一万年,那被压迫的劳动阶级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2)

如何认识“不反对政治的”“新派”所主张的议会主义。陈独秀指出,“新派”“虽不迷信政治、法律和国家有神秘的权威,他们却知道政治、法律和国家是一种工具,不必抛弃不用。在这一点上我很以他们为然。但是他们不取革命的手段改造这工具,仍旧利用旧的工具来建设新的事业,这是我大不赞成的”。理由是:“他们仍主张议会主义,取竞争选举的手段,加入(就是投降)

资产阶级据以作恶的政府、国会,想利用资产阶级据以作恶的政治、法律,来施行社会主义的政策。结果不但主义不能施行,而且和资产阶级同化了,还要施行压迫劳动阶级反对社会主义的政策。”陈独秀断言:“若不经过阶级战争,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地位底时代,德谟克拉西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底专有物,也就是资产阶级永远把持政权抵制劳动阶级底利器。”

(3)

关于“我的结论”。对此,陈独秀讲了“五个”承认。其中最重要的是:“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农阶级(即生产阶级)

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

《谈政治》一文,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资产阶级议会主义(改良主义)

等反马克思主义的主张,从多方面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准备。2011年以来,该文收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陈独秀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