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的道路(path of Chinese industrialization)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工业化道路”。
从制度选择的层面考察,中国应当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从方法或具体路径选择的层面考察,“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毛泽东强调,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工农业同时并举。农业直接关系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是轻工业的主要来源,是轻重工业的主要市场,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出口的主要物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轻工业的发展,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所以,他认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这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1959年7月,毛泽东提出了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思想。按照这个方针,国家在制订计划时必须首先安排农业,安排轻工业,然后安排重工业。而在安排重工业生产时,又要首先安排好同农业、轻工业有关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样安排的结果,资金、物资分配的比例,重工业还是为主,还是重点。但这样安排可以保证农业、轻工业发展的资金、物资、劳力不被挤掉,因而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