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抗战路线(the line of partial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中国的抗日战争存在两个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两大战场执行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的抗战路线实行的是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抗战,而反对发动广大群众参加人民战争。因此,它在战争指导上具有片面性。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以主力向华北展开战略进攻的同时,又在上海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八一三事变,并向华中发动了进攻。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不断升级,全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指出:“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并通过《抗战建国纲领》,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抗战的主张。但是,国民党实行的是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的路线。在政治上,它提出改善各级政治机构,严惩贪官污吏,组织国民参政机关等,但没有真正提出实行民主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承认各党派的平等关系等;在经济上,它提出经济建设要以军事为中心,改善人民生活,全力发展农村经济,扩大战时生产等,但没有废除各项苛捐杂税,制定改善人民生活的规定等;在军事上,它提出加紧军队的政治训练,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在敌人后方发动普遍的游击战等,但由于害怕人民力量的发展壮大,因而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依靠人民群众的游击战争,仅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单纯寄托在国民党正规军身上;在外交上,它提出联合世界上同情于我之国家及民族,联合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势力共同奋斗,但在实际行动上,存在过分依赖美、英等国的问题;在民众运动方面,它提出发动全国民众,组织农、工、商、学各职业团体,给民众在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方面以合法之充分保障等,但却又提出不能违反蒋介石注解的三民主义原则与原制定的法令、政策,限制人民自动团结起来进行抗战和争取民主的活动;等等。
毛泽东指出,国民党主张的片面抗战,虽然也是民族战争,带着革命性,但其革命性很不完全。片面抗战是一定要引导战争趋于失败的,是决然不能保卫祖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