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我们党内的社会民主主义倾向》(Once More on the SocialDemocratic Deviation in Our Party)

斯大林1926年12月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会上所做反对托洛茨基主义的报告。最早载于1926年12月9、10、19、21、22日《真理报》。中译文收入《斯大林全集》第9卷。

列宁去世以后,联共(布)党内就新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产生很大分歧。1925年,出现以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为首的新反对派。1926年初,托洛茨基与季诺维也夫建立联盟,即“托季联盟”。12月,斯大林这个报告就是为了批判并消除托洛茨基主义在共产国际的影响。

该文有报告和结论两部分。报告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几点预先的说明。斯大林回顾了联共(布)自1903年以来的党内斗争的历史,引证了恩格斯关于“看来大国的任何工人政党,只有在内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的观点,指出:(1)党是通过克服党内矛盾而成长和巩固起来的,以斗争的方法来克服党内意见分歧是党的发展规律。(2)无产阶级政党内部矛盾的根源有两种情况:一是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压力,一是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间在观点上的差别。

二是联共(布)党内反对派的特点:(1)反对派是联合起来的,而不是一般的反对派。(2)力图以“左的”“革命的”词句掩盖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3)没有原则性。

三是联共(布)党内的意见分歧。其中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胜利的可能性问题、关于苏联目前的国际状况的条件问题、关于某一国家内无产阶级革命的“民族”任务和国际任务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问题、关于目前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迫切性的问题、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问题、关于无产阶级的同盟军问题、关于胜利的机会问题等。

四是行动中的反对派。斯大林主要概述反对派不仅在联共(布)党内活动,而且在共产国际其他支部活动。

五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敌人为什么称赞反对派。斯大林认为反对派的派别斗争的逻辑使得反对派的战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反对者和敌人的战线在客观上合二为一。

六是反对派联盟的失败。斯大林总结了其失败的原因:在苏联,反对派没有自己的政治军队,反对派与敌人结合在工人眼中大丢其脸,党员群众的觉悟程度高。

七是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议的实际意义和作用:(1)正式肯定了党对反对派的胜利。(2)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3)反击了党内所有思想上的动摇。(4)使列宁主义在整个共产国际中获得胜利。

结论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几点意见:(1)我们需要的是事实,反对派却喜欢捏造与诽谤。(2)无产阶级专政的敌人称赞反对派,是因为反对派正在干着破坏党的统一也就是破坏无产阶级专政的勾当。(3)必须把两类错误严格区分开来,一类是犯者并不坚持,而且不至由此形成政纲和派别的错误,一类是犯者一直坚持,而且由此形成派别、政纲和党内斗争。要揭发后者的错误并克服它们。(4)季诺维也夫曲解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5)托洛茨基几个含糊不清的声明的目的就是要把人引入迷途。(6)季诺维也夫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别原理和公式同它们与现实的有机联系分隔开来,从而使它们变为陈腐的教条。(7)季诺维也夫把凡是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旧公式或个别原理更加完善,更加精确,凡是用新经验和新公式丰富马克思主义的都定义为修正主义。

二是社会主义在个别资本主义国家内胜利的问题。斯大林认为反对派把资本主义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即帝国主义以前的阶段和帝国主义阶段混为一谈,不懂得帝国主义时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的意义和作用,因而否认社会主义在个别资本主义国家内胜利的可能性。

三是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斯大林认为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是在经济上战胜资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与世界无产阶级结成各种形式的联盟,这些都是列宁所坚持的。反对派的错误在于否认苏联有建成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条件,不懂得或不承认这些联盟形式。投降主义是反对派联盟立场的必然结果。

四是反对派和党的统一问题。反对派联盟的纲领是社会民主主义倾向的纲领,是党内右倾的纲领,是集合所有一切机会主义派别来反对党、反对党的统一、反对党的威信的纲领。反对派联盟是破坏我党统一的新党的萌芽。只有消灭反对派联盟才能巩固党的统一。

五是结论。反对派的病症就是不相信苏联无产阶级的力量,不相信苏联胜利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列宁把苏维埃共和国看成是给全世界无产者照亮道路的火炬。我们的任务是支持这把火炬,巩固它的存在,以争取世界革命的胜利。

斯大林的这篇文章捍卫和发展了列宁的一国胜利学说,表达了苏联人民在自己的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条件下,把它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愿望。但该文没有严格区分党内的认识问题与敌我矛盾的界限,导致一些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