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维埃共和国所处的国际和国内形势》(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of the Soviet Republic)
列宁在全俄五金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共产党党团会议上所做的报告。写于1922年3月6日,载于1922年3月8日《真理报》第54号。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一版第33卷、第二版增订本第43卷。
俄国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遭到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匪的武装叛乱,直至1920年下半年才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月6日,战争协约国于戛纳的最高会议决定,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国际经济和财政会议,名义上是为了寻求“中欧和东欧经济复兴”的办法,实质上主要是讨论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失败后苏俄同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但这次会议始终处在一种能否召开的不确定状态中,成为俄国占据首位的国际政治问题。在国内,全俄五金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22年3月3—7日在莫斯科举行,大会开幕前的3月1日,全俄五金工会中央委员会共产党党团常务局同各大区代表团代表一起开会,认为应该请求列宁代表俄共(布)中央在代表大会上做一个关于共和国所处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的报告。为此,列宁发表了这篇讲话。(1)重点阐述了苏维埃俄国参加热那亚会议的立场和对策,规定了苏俄代表团的任务。他指出,热那亚会议就是资产阶级国家的外交把戏,它的实质就是要做生意,否则它们还会在经济上继续衰败、垮下去。苏维埃俄国欢迎并准备以商人的身份出席热那亚会议,为了同资本主义国家商定经济政治上合适的贸易条件,可以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有限度的让步政策,仅此而已。俄国不接受威胁和恐吓。(2)根据客观形势,提出了“停止退却”的问题。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退却,在同俄国的和外国的资本家签订合同方面,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向资本家做让步这种意义上的退却已经结束;停止经济上的退却并不意味着新经济政策的结束,要继续执行让步政策,但是让步的限度已经定了。(3)指出国内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方面的主要任务的变化。退却后,党全部工作、全部政策的关键在于考察用人是否得当、检查实际执行情况,具体是改组干部队伍,选派有商业经验的人领导商业企业,即领导国营托拉斯。与此同时,开展反对官僚主义斗争。列宁尖锐指出,俄共(布)和国家机关内部最可恶的敌人就是身居苏维埃要职的官僚主义者,他们不仅不同拖拉现象等官僚习气做斗争,反而为之掩护。因此,要借助所有觉悟的工人农民清除这种敌人,这样来建立整个党组织,以便使无产阶级政权像过去在一切工作领域中都一直是胜利者一样,在经济领域也成为胜利者。
列宁的这篇讲话对全体党员干部、觉悟工人正确认识和理解俄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策转变,并把它贯彻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