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Once Again on the Trade Union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Mistakes of Trotsky and Bukharin)
列宁批判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观点,阐述工会在无产阶级专政中作用的文章。
写于1921年1月21日。当时列宁正在哥尔克村休养,1月22日晚返回莫斯科时,小册子已写了大部分。1月25日完稿,当天付排。1月25日夜,一部分印好的小册子被分发给参加工会问题争论的党中央委员。1月27日,小册子全部印出,封面上表明仅供共产党员阅读。最早是由莫斯科工、农和红军代表苏维埃报刊部印成单行本。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40卷。
1920年11月,托洛茨基挑起了俄共(布)党内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了适应新形势,俄共(布)中央决定改变原先工会工作中的军事办法,采取扩大民主的工作方式。托洛茨基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坚持主张加强军事方法和集中制。在11月3日全俄工会第五次会议俄共(布)党团会议上,托洛茨基宣称工会面临着“最深刻的内部危机”,解决危机就必须实行“整刷工会”的政策,实行“工会国家化”。面对这一情况,俄共(布)中央内部对工会问题进行了商讨。在11月8日的俄共(布)中央全会上,列宁提出反对托洛茨基观点的提纲,同时,中央全会也做出决定,先不把中央内部分歧诉诸公开讨论,而是把这一问题提交给一个专门委员会进行下一步商讨。然而,托洛茨基不仅拒绝参加这个专门委员会,甚至坚决表示要把自己的意见在党报上公开发表。因此,12月24日,俄共(布)中央决定将工会问题在全党范围内讨论。同日,托洛茨基在济明剧院进行演讲,第二天又发表了他的《工会的作用和任务》一文,这是一本纲领性小册子。12月30日,列宁向俄共(布)积极分子发表了题为《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的错误》的讲话。
面对列宁和托洛茨基对工会问题展开的论辩,布哈林认为没有必要,反而同其他9名中央委员组成“缓冲集团”,试图调解这一争论。布哈林在12月7日起草中央委员会决议时,却提出“生产民主”这一概念,认为进行一切选举、提出候选人等,不仅应当考虑政治坚定性,而且要考虑经济工作能力、行政工作资历、组织才能以及经过实际考验的对劳动群众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关心程度。列宁对此也表示了反对,之后开始写作《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一文。
列宁在这本小册子里批判了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观点,阐述了工会在无产阶级专政中的作用。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包含的主要思想如下:
首先,列宁在批判托洛茨基派别活动的基础上,阐述了工会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列宁指出,托洛茨基以反对工会运动中的官僚主义为借口,主张“整刷工会”并且发表《工会的作用和任务》,这实际上是在进行派别活动,对党具有分裂的危害作用。从形式上的民主角度来说,托洛茨基有权利发表任何派别纲领。但是,从对革命的适宜性角度来看,他提出的“整刷工会”“工会国家化”等“新任务和新方法”是不正确的。因此,托洛茨基对待工会问题的这种态度对于党和共和国是有害的。工会不是国家机关,而是一所学校,是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学习主持经济的学校,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说服教育,对工会的性质、任务认识不正确会产生分歧,而任何分歧的扩大都可能发展成分裂,“而工会运动中的分裂,正是意味着无产阶级群众的分裂”。托洛茨基在《工会的作用和任务》中提出的“自上而下的整刷”政策,正是反映了这种分裂的倾向。列宁通过大量事实论证了分歧的实质在于反对袒护某些无用而有害的官僚主义和委派制行为,认为应当纠正这些行为,并且指出工会运动发生分裂的危险已经成为现实。这种分裂倾向对于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来说是极端危险的。
其次,列宁批判了布哈林的“生产民主”概念、折中主义立场及其他错误观点。“生产民主”这一术语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荒谬的,只不过是玩弄概念。列宁说“任何民主,和任何政治上层建筑一样,归根到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所以把‘生产民主’跟任何其他的民主分割开来,是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它只不过是一个能够引起误解的术语罢了。列宁还严肃地指出,布哈林重复了施略普尼柯夫的“工会国家化”口号,主张把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这样的机关交给相应的工会去管理,这是完全背离共产主义而转为了工团主义。工会是领导、启发、培训、教育、培养工人群众的学校,如果变成从事对各个工业部分的管理,就是工团主义立场。
再次,列宁还批判了布哈林宣扬的折中主义观点,指出其错误的根源,指出“布哈林宣传把从政治上看问题和从经济上看问题结合起来,这样就在理论上堕落到折中主义立场上去了”。针对布哈林所说的在工会问题上的争论和“缓冲集团”主张,列宁认为,布哈林是用折中主义的态度提出缓冲任务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同经济相比,政治不能不占首位,布哈林把二者等同起来,不对此加以改正,会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的灭亡。列宁认为,布哈林所犯错误的理论实质,是用折中主义偷换了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辩证法要求从相互关系的具体发展中全面地估计这种关系,而折中主义只是拼凑了若干形式逻辑的定义;辩证逻辑要求把握和研究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并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考察事物,把人的实践包括到事物的定义中去,而折中主义仅仅是搬弄一些纯粹而空洞的抽象概念,并没有对问题进行具体研究。
最后,列宁总结了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提出党正是在同派别活动斗争中得到锻炼的思想。列宁认为,布哈林的理论错误在于用折中主义偷换了辩证法,托洛茨基的错误是片面、狂热、夸大、固执,其错误言论使党脱离了实际的经济生产工作而去纠正政治上和理论上的错误。但是,党正是在同派别活动斗争中得到锻炼,学习了不夸大分歧,学会互相促进,因此党的敌人想利用党内分歧来危害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企图没有也不可能得逞。
列宁的《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一文,批判了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的错误观点,指导了广大党员和工人群众正确地理解工会的性质和作用,对于防止党内分裂,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有着巨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