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宗教》(Socialism and Religion)
列宁阐述社会主义对宗教的态度的短文。写于1905年12月3日,并于同日载于《新生活报》第28号。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12卷。
20世纪初,地主阶级勾结宗教势力,资产阶级也拉拢信教群众,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工人阶级政党内部对宗教的态度也出现了分歧。俄国的资产阶级故意煽动宗教仇恨,企图转移无产阶级在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上的注意力,达到瓦解无产阶级的斗志、削弱无产阶级力量的目的。列宁写了这篇文章,公开宣布社会主义者和社会民主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帮助群众认识宗教的本质和自身受压迫的根源,教育群众用科学的世界观来武装头脑,去争取现实社会中的美好生活。
列宁揭示了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他指出,现代社会完全建筑在地主资本家阶级极少数人对工人阶级广大群众的剥削上面。这种剥削和压迫必然会引起和产生对群众的政治压迫和社会屈辱,使他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变得粗俗和愚昧。而在群众所遭受的种种精神压迫中,宗教压迫正是最典型的一种。
列宁揭示了宗教的功能,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宗教对于统治阶级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宗教教导人们在人间要忍耐、顺从、行善,并且劝解他们要把希望寄托于来世的天国,因而宗教掩护了剥削阶级的剥削行为。提出了“被剥削阶级由于没有力量同剥削者进行斗争,必然会产生对死后的幸福生活的憧憬”“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等著名论点。
列宁阐释了社会主义和宗教的关系。指出,就国家而言,宗教是私人的事情,任何人都有充分自由信仰任何宗教,或者不信仰任何宗教。但就我们的党而言,宗教不是私人的事情,国家不应当同宗教发生关系,宗教团体不应当同国家政权发生联系,一定要实现政教分离。
列宁阐述了社会民主党同资产阶级政党对宗教态度的根本区别。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党的党纲完全是建立在科学的而且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上的,而资产阶级常常是从理性出发,离开阶级斗争去抽象地、唯心地来提宗教问题。列宁认为宗教压迫其实是社会内部经济压迫的产物和反映。因而,无产阶级必须大力宣传科学的世界观,坚决同宗教迷雾做斗争,以解放广大群众的思想,从而将群众团结起来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提出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论断,提出了“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政党,宗教并不是私人的事情”的主张,明确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