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道德(communist morality)
从无产阶级整体利益引申出来的,适应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的,以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道德体系。
1920年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首次提出“共产主义道德”一词,并对它的特征和社会作用做了论述:“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道德是为人类社会上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对劳动的剥削服务的”。此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广泛使用这一术语。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道德类型,适应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与一切剥削阶级道德和其他阶级道德有本质区别。
共产主义道德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历史类型,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处于自为阶级的无产阶级中间,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同资产阶级斗争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并在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下逐渐形成科学的体系,它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朴素的、自发的无产阶级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胚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的自觉斗争,使之升华为自觉的共产主义道德。它的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共产主义道德“服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是“为摧毁剥削者的旧社会、把全体劳动者团结到创立共产主义者新社会的无产阶级周围服务的”。这时的共产主义道德还只是少数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道德。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共产主义道德将逐步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并逐渐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遵循。这时的共产主义道德又称“社会主义道德”。随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新的关系的发展,共产主义道德的内容更加丰富,它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形成了新型的社会道德关系及劳动道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
由于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前进的历史运动,因此必须在全社会范围提倡集体主义、共产主义劳动,提倡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力开拓、公而忘私、勇于献身的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在未来的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道德将成为广大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的道德,它的具体内容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情况而发展变化。共产主义道德体现了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它把个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统一起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同时,共产主义道德把道德理想建立在对历史必然性的科学认识之上,把它的实现同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坚信历史的必然性和人的创造能力,认为道德理想的实现和人的完善都是可能的,体现了历史和道德上的乐观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历史进步的合乎规律的结果,它在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实行彻底决裂的同时,批判地吸取历史上劳动人民和进步阶级的优秀道德以及人类千百年来形成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内容,是人类社会最进步、最高类型的道德。
共产主义道德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团结人民群众为实现全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标杆。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和发展共产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