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价格(cost price)
亦称“生产费用”“生产成本”。商品生产中实际耗费掉的预付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价格,或耗费掉的资本的补偿价值。
商品的成本价格按资本的耗费来计量,而商品的实际耗费则按劳动的耗费来计量。所以,商品使资本家耗费的东西和商品的生产本身所耗费的东西,无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前者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后者是商品的价值,前者小于后者。所以资本家取得剩余价值m不需耗费任何费用,自然也不包含在商品的成本价格内。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的价值(W)用公式来表示,即W=c+v+m。如以k代表成本价格,则商品价值W=k+m。可见,成本价格要小于商品价值。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上的不同作用,似乎剩余价值不是来自可变资本,而是由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这样,成本价格就把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掩盖起来了。
成本价格对于资本家十分重要。它是资本家经营企业赚钱或亏本的重要标志。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由商品的成本价格规定的。如果商品的出售价格高于商品的成本价格,资本家就可以获得利润,其经营就有利可图。如果商品低于它的成本价格出售,资本家在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因不能全部得到补偿而亏本。所以,成本价格是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在资本家看来,好像成本价格就是商品的固有价值或内在价值;好像剩余价值不是商品的价值超过它的成本价格的余额,而是商品的出售价格超过它的价值的余额,从而剩余价值似乎不是由商品出售得到实现,而是从商品出售本身产生的。
成本价格的另一意义是,它决定着资本家竞争能力的大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商品的成本价格愈低,竞争能力就愈强。降低成本价格的决定性条件,是采用先进技术,改善劳动组织,节省不变资本的消耗,使生产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大大节约。资本家为了增强竞争能力,获取更多的利润,也总是力图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成本价格的方面出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