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

社会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结合的方式,其本质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社会结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的基础上与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是由于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相互交往,才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形成了社会结构。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明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的基本观点,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社会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三个基本层面。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结构从本质上说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体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的经济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经济结构体现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关系,具有客观的性质。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的总和。社会的文化结构,指的是建立在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上层建筑,它是由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的。社会的文化结构依赖于社会存在,是对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二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庞大的上层建筑体系,是社会有机体的“血肉”系统。

在社会的基本结构中,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其中经济结构是基础,政治结构是保证,文化结构是灵魂。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整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