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educational activities to keep the Party’s progressiveness)
2004年11月7日,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教育活动从2005年1月开始,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
《意见》分别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指导原则、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活动共分三批进行,每批半年左右的时间。第一批为县以上党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2005年1月—6月);第二批为城市基层和乡镇机关(2005年7月—12月);第三批为农村和部分党政机关(2006年1月—6月)。活动涉及当时全党7000多万党员和350多万个基层组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也是一项党的建设伟大的系统工程。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党中央制定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等制度性文件,在全党贯彻执行,进一步推动了党建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既回答和解决了当前党建工作中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又为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这次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对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这种先进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是靠坚持不懈地开展自身建设来保持和发展的。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二是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三是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行动更加自觉,党员干部的作风进一步改进;四是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清理了发展思路,努力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主要问题,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五是各级党组织进一步推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六是各级党组织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实践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党的先进性建设规律,丰富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