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过去,开辟未来》(End the Past, Develop the Future)
邓小平1989年5月16日会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时谈话的一部分。收入《邓小平文选》第3卷。谈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中苏关系,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
谈话阐述了如何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问题。谈话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所以,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谈话阐明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历史问题的看法。谈话指出,从鸦片战争起,中国受到列强侵略奴役,从中国得利最大的一个是日本,一个是沙俄,在一定时期一定问题上也包括苏联。考虑到历史和现实的情况,谈话提出了解决历史问题的设想:对苏联,以清政府同沙俄签订的条约为基础,合理解决边界问题;对日本,作为悬案的钓鱼岛,可设想采用共同开发的办法加以解决。
谈话还阐明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美国,最突出的就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0世纪60年代对中国的威胁也来自苏联,它甚至还兵临边境,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中苏关系恶化不是因为意识形态的争论,实质问题是两国关系不平等,中国感到受屈辱。两国关系正常化后,要多做实事,少谈空话。
谈话为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内外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