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政治生活(the political life in the Party)
中国共产党内各级组织和党员按照党章及党内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的各种政治活动的总和,包含学习教育、组织管理、党内监督、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政风的“净化器”。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毛泽东1929年12月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最早使用党内政治生活概念,要“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正式使用“党内政治生活”概念。
2012年11月16日,习近平发表《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指出:“要严格执行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规定。”2016年6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抓好了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就有了重要基础。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中国共产党大多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政治上是可靠的;同时,也有的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有的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糊里糊涂当官,浑浑噩噩过日子;有的甚至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有的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甚至故意模糊立场耍滑头。《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了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着的表面化、形式化、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庸俗化等现象,以及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好人主义、命令主义、尾巴主义等错误思想。管党治党存在的宽松软,迫切需要全面从严治党的严紧硬。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十二条准则:(1)首要任务是坚定理想信念;(2)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3)重要目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4)重要内容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5)根本要求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6) 重要制度保障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7)重要基础是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8)组织保证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9)重要载体是严格组织生活制度;(10)重要手段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1)重要举措是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12)重要任务是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