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longterm coexistence, mutual supervision, sincere treatment of each other and the sharing of weal and woe)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指导方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总纲规定:人民政协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促进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这一方针充分体现和发挥了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十六字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长期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的。1956年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同年9月,党的八大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写入了决议。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此做了更为系统的阐述,指出:“凡属一切确实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到人民信任的党派,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它们采取长期共存的方针。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主要监督共产党的是劳动人民和党员群众。但是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益。”正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真诚合作又互相监督的新型政党关系,从而奠定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和党的中心任务转向经济建设,统一战线内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致性进一步增强,团结合作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这个方针是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关系的重要准则。

“长期共存”,是指中国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一直要共存到未来社会发展不需要政党时候为止。“互相监督”,是指中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中国共产党,由于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是讲开诚相见。“荣辱与共”是讲共同的事业把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思想;“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生动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之间彼此信任、真诚合作的关系。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战略意义,明确了合作共事的重要方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对于发扬团结合作、协商共事的优良传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