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经济风险(guard against economic risks)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观点。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国内、国外经济发展大局的发展规律出发,党中央提出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和结构转型升级,保障和推动了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国经济彰显出日益强大起来的抗干扰与御风险的自我定力。
加强经济领域重大风险防控,要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坚持全球视野,有效防范和化解突出风险隐患。一是坚持以预防为主。以国际国内重点领域重大风险为重点,建立健全风险识别和监测预警体系,做到防控关口前移,防微杜渐,避免矛盾积累。二是坚持稳妥有序化解风险。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释放风险,既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能无所作为。三是坚持提升风险防控能力。要通过改革创新、结构升级,重点提高财政、金融、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粮食、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风险防控能力,将发展成果更多转化为防范风险、保障安全的能力。四是坚持底线思维。从防范最困难、最危险的风险着眼,完善风险处置预案,加强政策储备和物资保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