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民主专政》(On the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而写的重要文章。1949年6月30日由新华社首次播发,7月1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收入《毛泽东选集》第4卷。

毛泽东写作该文时,新中国即将诞生。在这种形势下,怎样认识以往中国人民所走过的道路?怎样认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国家政权具有何种性质,这个政权内部各阶级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等等。该文着重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上述问题的基本观点。

(1)人民民主专政与人类进步的远景。文章指出:“阶级消灭了,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的一切东西,政党和国家机器,将因其丧失作用,没有需要,逐步地衰亡下去,完结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走到更高级的人类社会”。“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专政的国家权力,就是这样的条件。不承认这一条真理,就不是共产主义者。”

(2)先进的中国人从向西方寻找真理到选择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但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而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3)中国革命的发展及其基本经验。文章指出,“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都大大地向前发展了,根本上变换了中国的面目。”“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由于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而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进行历史性选择的结果,所以,“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4)在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针对有人谴责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是“独裁”,毛泽东写道,革命的专政和反革命的专政,性质是相反的,而前者是从后者学来的。这个学习很要紧。他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到9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因为只有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我们还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毛泽东还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建立、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指明了方向,它同此前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一起,共同构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政策基础。该文也为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和总结近代中国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提供了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