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opposing subjectivism in order to rectify the style of study)

整顿党的作风的重要任务,也是延安时期整风运动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重要问题。

毛泽东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主观主义是实际工作的唯心主义,它与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相对立的。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内产生“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主观认识落后于客观实际,就会犯右的错误;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就会犯“左”的错误。这种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指出,“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中共中央在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也指出,“粗枝大叶、自以为是的主观主义作风,就是党性不纯的第一个表现;而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则是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的起码态度”。

这种主观主义,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内,主要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

教条主义的特点是,不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从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词句、从共产国际的具体指令出发。经验主义的特点是,从狭隘的经验出发,把局部经验无条件地当作普遍真理,轻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习。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分割开来。因为经验主义者的经验是局部的、狭隘的,他们中的多数对于全面性的问题往往缺乏独立的明确的完整的意见,因此,他们在和教条主义者相结合时,一般地是作为后者的附庸而出现;但是党的历史证明,教条主义者缺乏经验主义者的合作就不易“流毒全党”。

毛泽东指出,“我们要反对主观主义,就要宣传唯物主义,就要宣传辩证法”;就必须使只有现成书本上的知识和偏于感性的局部的知识这两种人“各向自己缺乏的方面发展,必须使两种人互相结合。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总之,要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毛泽东提出端正思想路线、反对主观主义,要求全党尤其是党的干部自觉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抓住了党的建设中的一个最关紧要的问题,为党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是毛泽东的一个伟大的创造,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所做的一项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