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国学习的方针(policy of learning from foreign countries)
1956年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他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他认为,搞建设,“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
毛泽东指出:“学习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管我国情况,适用的和不适用的,一起搬来,这种态度不好。另一种态度,学习的时候用脑筋想一下,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态度。”我们“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要做到“洋为中用”。学习外国,既要有世界的眼光、虚心的态度,又不能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丧失民族自信心。
毛泽东所说的学习外国,既包括学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包括学习美、英、法、德、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包括学习发展中国家等一切其他的国家。毛泽东说:“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
毛泽东认为,从根本上说,“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他说:“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