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Socialism can be divided into undeveloped and relatively developed stages)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时,就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1955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里面,但情况是复杂的,国民经济原来又很落后,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50年的时间,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个世纪。”1956年1月,毛泽东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指出,社会主义是进入了,完没完成呢?还没有,这个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但尚未完成。1957年2月,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毛泽东这时的判断,反映出客观现实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从“建立”到“建成”的转变阶段。1958年11月,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混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情况,毛泽东明确指出,要划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不要急于过渡,现阶段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1958年12月,在党的八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指出,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都必须以一定程度的生产力发展为基础,从而批评了过早否认集体所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错误,批评了企图超越社会主义阶段而跳入共产主义阶段的空想。1959年2月,毛泽东在第二次郑州会议上,再次强调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必须经历一系列阶段。针对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阶段论,周恩来认为,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整个时期,是一个比较长的过渡时期。我们现在是第一阶段,其中,又可以分许多小阶段。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论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