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武装割据(workers’ and peasants’ armed forces regime)

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农民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阵地,三者紧密结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它是毛泽东在总结1927年至1930年各地农民武装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中,阐明了在反动政权的包围之中,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建立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这些原因和条件主要是:(1)

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半封建性的地方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使反动统治集团内部长期分裂和连续不断的战争。(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3)

全国革命形势的向前发展。(4)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5)

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毛泽东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