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two leaps in process of cognition)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列宁对认识发展过程做过概括,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毛泽东在《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著作中深入阐述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反映客观事物,形成感性认识,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认识的感性阶段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方面、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理性认识。概念的产生,标志着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理性认识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的内部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只有感性认识的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并且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才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也就是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由物质到精神的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也是由精神到物质的飞跃。认识是否合乎客观实际,这个问题在第一次飞跃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第二次飞跃是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确立为真理,并且继续发展,也才能发挥理论的作用。因此,第二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
人们对一定对象的认识过程,是两次飞跃多番反复的过程。人类的认识,是两次飞跃在不断反复中无限发展的过程。毛泽东关于两次飞跃及其反复性、无限性的理论,揭示了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毛泽东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