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取得政权以前和以后》(The Party Before and After Taking Power)
斯大林对于1927年7月发表的《论俄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战略和策略(小册子的大纲)》中一些观点的思考。最早载于1921年8月28日《真理报》第190号。中译文收入《斯大林全集》第5卷。
该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说明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即由原来的批评、破坏转向了现在的建议、建设。与此相一致,俄国共产党的战略和策略是正确的,新经济政策是正确的。该文号召全党不要将思想和实践停留在过去武装斗争的阶段,要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党取得政权以前和以后的三个时期进行了论述:
(1)党的形成和建立时期。大致是从创办《火星报》到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时期,即1900年底到1905年初。这个时期,党在动力上是软弱的,这种软弱一是因为党自身年轻,一是因为工人运动年轻,没有大的革命环境和革命运动。工人运动狭隘,组织形式还带有地下性质,也没有将农民发动起来。党在策略和战略上是狭窄的,仅限于制订运动的战略计划,缺乏策略,不懂得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没有大的活动范围。党在这段时期最注意和关心的是党本身,防止党在沙皇俄国政府的外部迫害和孟什维克的内部破坏,所以党的基本任务就是把工人阶级中最积极最忠实于无产阶级事业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使党站稳脚跟。
(2)将广大工农群众争取到党的方面来的时期,大致是1905年10月到1917年10月。这个时期情况复杂,重大事件频发,激发了俄国的各个阶级,将它们全部推上政治舞台;巩固了共产党,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了总罢工和武装起义的斗争形式;唤醒了农民参加政治运动,农民开始了对地主阶级的抵制,并发展成为武装起义。党和其他群众组织取得了合法的、公开的组织形式,诞生了工人代表苏维埃这样的史无前例的强有力的工人阶级组织形式,并且有了农民这样的取之不尽的后备力量。党在动力上不再是软弱的,不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力量,变成了争取工农群众、领导工农群众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斗争的工具。党的战略和策略在这个阶段也有了更大的活动范围,增添了以往没有的新形式。党在这段时期的任务就是把千百万的群众争取到无产阶级先锋队方面来,争取到党方面来,以便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和夺取政权。
前两个时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一是无论在第一还是第二时期,党只对俄国或者在俄国内部起作用;二是无论在哪个时期,俄国共产党都是在俄国内部实行变革的党和革命的党,这两个时期党的主要工作是批评和破坏旧制度。
(3)夺取和保持政权的时期,大致是1917年10月到目前的阶段(即文章写作时期)。党一方面是要吸引俄国全体劳动者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和红军的建设,另一方面是用一切人力和物力帮助国际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本的斗争。斯大林指出,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俄国打破了帝国主义链条,俄国共产党也从一国的力量变成了国际的力量,变成在国际范围内实行变革的政党。而在俄国国内,党从实行变革的党变成了建设的党,变成了创造新的经济形式的党,党的后备力量也达到了最广大的范围。接着斯大林指出了十月革命遇到的问题:一是俄国是个农业国家,只有向西方国家提供工业原料才能换取技术和装备来实现工业化;二是俄国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对帝国主义妥协,才能获取足够的工业技术和先进设施。这是俄国面临的实际情况,不能操之过急,只有采取租让制的形式和对外贸易的新经济政策,才能逐渐取得经济建设和电气化方面的决定性胜利。俄国共产党当前的任务就是,对外利用包围俄国的各资本家集团之间和各资本主义政府之间的一切矛盾来瓦解帝国主义;援助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加强东方各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巩固红军。对内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巩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联盟,并且最大限度地发展工业。
斯大林总结了俄国共产党的发展阶段,充分说明了党目前面临的任务和挑战,为实现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为广大党员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