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肯少些,但要好些》(Better Fewer, But Better)
列宁晚年最后一篇重要文献,《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的续篇。口授于1923年3月2日,载于1923年3月4日的《真理报》第49号。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43卷。
1920年2月,苏维埃俄国成立了监督国家机关和经济管理机关活动的国家监察机关,即工农检查院。但列宁认为在改善国家机关的问题上,追求数量和急于求成是有害的,反而搅乱了机关和人们的头脑,即使不会令人厌恶,至少也非常可悲。为此,列宁口授了这篇文章,进一步阐明了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和苏维埃政府的工农检查院在革新国家机关、提高机关工作质量方面的原则和任务问题。列宁阐释了改善国家机关应遵守的一条准则:宁可数量少些,但要质量高些;指明建立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苏维埃机关的人才条件:一心为社会主义奋斗的先进工人和具有知识的受过教育和训练的人;提出了革新国家机关的具体任务和要求: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然后是检查,使学到的东西真正学以致用。列宁希望把作为改善国家机关工具的工农检查院改造成真正的模范机关,把它的地位提得特别高,使它的领导具有中央委员会的权力;要求立即坚决冲破一般的职员编制标准,用特殊的办法,经过严格的考核来挑选工农检查院的职员,使他们能够胜任组织和管理工作,完成彻底清洗国家机关官僚主义和拖拉作风旧习气的任务,建设厉行节约的国家机关,巩固苏维埃政权。
列宁还要求把今后的工作、政策、战略和策略等总的计划同改组后的工农检查院的任务联系起来。他认为,只有完成整顿国家机关的重要任务,才能顺利推进发展大机器工业、发展电气化等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战略计划。这篇文章阐述了改善国家机关的原则和具体方针,为在实践中推进这一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