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How We Should Reorganise the Workers’ and Peasants’ Inspection)
列宁关于改组工农检查院的文章。初稿《我们对工农检查院怎么办?》口授于1923年1月9日和13日,二稿即定稿《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向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口授于1923年1月19、20、22、23日,载于1923年1月25日的《真理报》第16号。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一版第33卷、第二版增订版第43卷。
俄国十月革命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代之而起的苏维埃政权的国家机关中,除了外交人民委员部,大部分是很少经过认真改变的旧机关的残余,存在着官僚主义、文牍主义、作风拖拉、效率低等现象,已经影响到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列宁深感问题的严重性,口授了这篇文章,进一步完善了他在1922年12月口授的《给代表大会的信》中关于把工农检查院建设成中央委员会助手的设想。
围绕改组工农检查院问题,列宁阐明了改革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和苏维埃政府的工农检查院的意义、任务和目标问题。他把改造从旧政权接收下来的国家机关看作是俄共(布)亟待解决、必须完成的一项划时代的重要任务,指出改革的目标是增进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对领导机关的纪律检查和监督;建议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按照国内战争时期挖掘和集中党的优秀分子、优秀力量的经验改组工农检查院,从工人和农民中选出75~100名新的中央监察委员,经过党的资格审查,他们也应享有一般中央委员的一切权利;同时把工农检查院的职员缩减到300~400人,只做纯粹的秘书性工作,要求他们是高度熟练、经过特别审查、非常可靠的人,要给他们很高的薪金,因而要对他们是否了解科学组织劳动特别是管理、办公等劳动方面的原理进行专门的考察和考验。在此基础上把工农检查院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基本部分结合起来,这样做,既能提高工农检查院的威信和工作质量;又能使中央委员会同中央监察委员会一起最终变成党的最高代表会议,成为一个严格集中和威信很高的集体。他还特别提醒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委员们,应该注意不让任何人的威信来妨碍他们的检查工作,以便做到绝对了解情况并使各项事务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列宁认为,这种改革的政治好处除了能增进中央委员会同群众的联系,工作更扎实、有条理,为政治局会议做充分的准备外,还能够减少中央委员会里由纯粹个人因素和偶然情况造成的影响以及分裂的危险。列宁的《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则又继续并发展了这篇文章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