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Report about the New Economic Policy in the Seventh Moscow Gubernia Conference of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列宁进一步总结和发展新经济政策的文献。写于1921年10月29日,刊登于同年11月3日和4日《真理报》第248号和249号。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第42卷。
新经济政策的最初阶段,国家资本主义还没有直接同商业的作用联系起来,列宁尚未十分明确地提出工农业产品之间的“流转”是商品交换,实际上是不通过商品货币而进行的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没有越出直接过渡的框框。但经济发展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新经济政策实施半年后,市场、商业的问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凸显。为了调整更加切合实际的新经济政策,统一党内的认识和觉悟以同新经济政策相适应,学会用新的方式方法来解决经济建设的任务,列宁在莫斯科第七次党代表大会上做了这篇报告,阐释了三个问题:(1)在
什么意义上认识布尔什维克党所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对与错。列宁通过回顾苏维埃政权几年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经济政策转变的曲折历史过程来说明这个问题。1917—1918年人民通过革命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苏维埃国家制度,打算立即采取渐进过渡的方式比较慎重地向新制度过渡。但资产阶级用1918年夏天掀起军事叛乱来回答:根本不要过渡,根本不要新制度。原先设想的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办法已不能实行,被迫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符合战时需要,使苏维埃共和国战胜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匪的武装叛乱。因而在战争结束后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列宁坦承,虽然一般说来,过去的强攻并不是毫无影响和毫无益处的,但1921年春天爆发的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说明,采取“强攻”的政策和办法直接过渡到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2)1921年春天改行新经济政策,是根据俄国实际做出的正确决策。俄国当前的主要的、迫切的任务仍然是经济任务,但由于经济破坏和贫困非常严重、文化极端落后,还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布尔什维克党从失败的经历中学会用新的方式,即新经济政策来完成自己的任务,从“强攻”转为“围攻”,伴以一连串的退却,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他以苏俄经济中心之一的顿巴斯生产的情况为例说明按国家资本主义原则经营,已经在经济生活的活跃和生产力的提高方面取得某些实际结果。但也产生了新的矛盾问题,私人市场的强大滋生了买卖、货币流通的自发势力,按照社会主义方式进行的没有货币的工农业产品交换,变成了通常的商品买卖、贸易。(3)自从1921年春天不得不从社会主义建设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之后,要继续退到由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以便在日后最终转入进攻。根据客观形势和具体条件,列宁首次提出了苏维埃经济同市场、同商业的关系问题,强调不论商业领域距离共产主义多么遥远,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是一条比较漫长然而比较可靠的、也是目前唯一能走得通的道路。只有经过这条道路才能恢复正常的经济关系体系,恢复小农经济,提高生产力,才有可能恢复和振兴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唯一基础的大工业。这是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列宁在这篇报告中对从国家资本主义再退却到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的说明,使他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学说最终完整地呈现出来,不仅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经济建设理论,也有利于布尔什维克全体党员干部充分认识以前经济政策的错误以及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和关键点,认清经济建设的基本发展路线,对统一思想、团结队伍、齐心一致落实新经济政策的建设任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