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们报纸的性质》(The Character of Our Newspapers)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论述苏维埃报纸的短文。写于1918年9月18日或19日,载于1918年9月20日《真理报》第202号。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35卷。

1918年秋,协约国英、美、法在击败德国后把军队调来进攻苏维埃俄国。为了动员一切人力和物力来保卫国家,苏维埃政权宣布采取了后来称之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系列非常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仅表现于经济生活中,也表现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列宁期望报纸能成为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有力助手和政策执行的监督者。

首先,列宁认为苏维埃报纸应该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要求。报纸的职能应该紧密配合历史环境的需要而变化,对于简单明了、众所周知、群众已经相当清楚的事情要报道,但不必长篇大论,不要老调重弹。对于众所周知的、已有定论的旧政治的新表现,用“电报体”抨击一下就可以;对于资产阶级报刊绝不涉及“最神圣的东西”——私人工厂和私人农场的内幕的惯例,应当坚决抛弃。要改变报纸政治空谈过多,报导新生活建设的篇幅太少的情况。报纸的面貌还不符合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要求。

其次,列宁强调要“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列宁指出,政治已经完全“明朗化了”,它已归结为两个营垒的斗争,即起义的无产阶级和一小撮奴隶主资本家的斗争。关于这种政治,可以而且应当谈得十分简短。列宁指出,应该“多谈些经济”。经济是指搜集、周密地审核和研究新生活的实际建设中的各种事实。报纸要实事求是地报道新经济建设的成绩;要建立“黑榜”,揭露某些工厂的混乱、散漫、肮脏、捣乱、懒惰的典型,不能对坏人坏事默不作声或者做官样文章、走过场。

再次,列宁认为报纸对待战争的态度也要适应过渡时期主要任务的转变。报纸要抨击那些胆小如鼠的将领和敷衍塞责的家伙,揭露那些不中用的部队的丑态,清除那些毫不中用、玩忽职守、延误军机的人;要同干坏事的具体人进行切实的、无情的、真正革命的斗争;要用现实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生动具体的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特别是要注意工厂、农村和连队的日常生活,因为那里创造的新事物最多,那里最需要关注公众的批评,最需要抨击坏人坏事,号召学习好人好事。

最后,列宁重申了少一些政治空谈、多深入生活是报纸在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创造新事物,看这些新事物中有多少共产主义成分。

列宁在1918年9月就苏维埃报纸的性质著文立说,可以看出在艰苦的苏维埃政权初创时期,列宁非常重视党对苏维埃报纸关注点的正确引导,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利用大众传媒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具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