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主义(Leninism)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一词始见于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1924年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列宁主义,并把它定义为“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在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研究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新材料和新现象,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他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的新论断。他总结了俄国党内斗争的经验和其他国家革命运动的经验,创立了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他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和任务,揭示了无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在列宁主义指导下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列宁总结了俄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和方法,阐明了各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提出了经济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些特殊发展阶段或者中间环节的重要思想,强调在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以后,必须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为根本任务提到各项工作的首位,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等等。列宁的一系列思想和论断,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