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MarxismLeninism)
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合称。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总结了欧洲工人运动的经验,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创立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理论体系。他们用唯物史观阐明了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用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规律。随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伟大阶级,而无产阶级政党则是领导这个事业的核心力量。他们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并且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基本原则。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列宁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趋势,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的新论断。列宁亲自领导了十月革命并取得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列宁创立了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理论,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研究如何加强苏维埃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等重大战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精辟见解,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以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为特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列宁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列宁主义产生以后,人们一般把马克思主义称之为“马克思列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