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里昂工人起义(Worker’s Uprisings in Lyon,France)
1831年11月,法国的丝织业中心里昂爆发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当时,里昂有三万多纺织工人,他们饱受工厂主、包买商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常年挣扎在死亡线上。工人每天劳动15~18个小时,所得工资仅能买一磅面包,难以维生。1831年1月,在6000多名工人的强烈抗议下,厂商同意增加工资,但事后拒不执行,激起工人的愤怒。11月21日,里昂工人走上街头,举行罢工示威。游行时遭到军警袭击,工人立刻拿起武器反击。工人提出了“里昂应当有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的政治要求。他们高呼“不能劳动而生,就要战斗而死”的口号。经过3天的浴血战斗,起义工人攻占了市政厅,逮捕了省长,做了里昂的主人。但是,由于起义者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革命理论的指导,未能巩固胜利。10天后,起义就被反动政府镇压下去了。
1834年4月9日,里昂工人为了反对政府颁布的禁止工人集会结社的反动法令和营救被捕的工人领袖,再次发动了武装起义。起义工人修筑了街垒,同敌人展开了长达6天的巷战。与此同时,巴黎、马赛等城市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声援里昂工人的起义斗争。在这次起义中,工人们在宣言中针对七月王朝的反动统治,提出了“推翻富人统治、争取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两次里昂工人起义都失败了。但是,它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两次起义推动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无产阶级的独立政治运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标志着法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