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The Part Played by Labour in the Transition from Ape to Man)

恩格斯全面探讨人类起源与发展的文献,《自然辩证法》中的十篇论文之一。1896年第一次发表于《新时代》杂志上。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20卷、第二版第26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

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欧洲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进入低潮,资产阶级不仅继续武装镇压无产阶级,还散布各种反动谬论,极力鼓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妄图麻醉无产阶级。同时,许多自然科学的新发现进一步证实自然界的辩证过程,但在自然科学理论方面,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盛行,迫切需要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以彻底地批判资产阶级的各种谬论。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全文共26个自然段。文中,恩格斯以劳动为主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人类的起源以及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在开篇,恩格斯就直接指出了全文的中心观点: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围绕这一中心,全文分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论述了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作用。恩格斯指出,正是劳动,人渐渐开始了直立行走,解放了手,手的发展变化进而引起了整个肌体的变化。同时,在劳动中又产生了语言,在劳动和语言的共同推动下,意识逐渐产生。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着劳动和语言的发展。因此,劳动在从一种高度发展的类人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第二,指出了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恩格斯指出,动物仅仅能被动地利用自然,以自己的存在使自然界得到简单的改变;而人则是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来利用、支配自然界,而造成这一区别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劳动。第三,阐述了人类应该怎样成为自然界真正的主人。恩格斯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劳动有目的地利用、改造、支配自然,“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人类必须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行事,才能真正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同时,人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必须认识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一篇重要著作。著作从生物进化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阐述了劳动在从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把唯物辩证法贯穿于整个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的研究中,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结合,在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也驳斥了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诋毁和责难,为无产阶级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