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阿利格埃里(Dante Alighieri)(1265—1321)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
但丁于1265年5月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城市贵族家庭,其父因家道中落,长期经商。当时该城有代表封建贵族利益、支持罗马教皇的齐柏林党和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盖尔非党。但丁的父亲拥戴盖尔非党,但丁本人后来成为该党的领袖之一。但丁一生都在为意大利的统一而积极奔走,这导致他卷入了当地的政治斗争,1315年被放逐。在被放逐期间他以著作排遣其乡愁,并将一生中的恩人仇人都写入他的名作《神曲》中。《神曲》共分为三部:《地狱》《炼狱》《天堂》,每一部33篇,加上序言共计100篇。在《神曲》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采用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重世界的故事,借幻游的故事揭露出罗马教廷的罪恶,严斥贪官污吏的巧取豪夺,对于祖国的分裂表示强烈不满,同时也歌颂了人的智慧以及人格历练的重要性,表达了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执着追求真理的启蒙思想和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神曲》对于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形成、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以及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恩格斯对但丁曾做出过经典评价:“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此外,但丁的主要著作还有爱情诗歌《新生》、哲学诗歌《宴会》、抒情诗《诗句集》和《俗语论》、政论文《王国论》、拉丁文诗歌《牧歌》等。1321年9月,但丁在意大利东北部的拉文那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