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国际主义(proletarian internationalism)
全世界无产阶级为维护共同利益、反对共同敌人、实现共同目的而联合奋斗的思想观点。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为寻求原料来源和扩大产品销路而建立起了世界市场,资本超出一国范围而成为国际力量,无产阶级由被本国资产阶级剥削变成受各国资产阶级共同剥削甚至联合围剿。这决定了各国工人只有团结起来,互相支援才能获得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在《神圣家族》等著作中阐述了无产阶级联合作战、反对资本主义的原则,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确立了理论基础。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和《共产党宣言》中,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代替正义者同盟的“四海之内,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体现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1920年,共产国际和列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第一,要求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服从全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第二,要求正在战胜资产阶级的民族,有能力和决心去为推翻国际资本而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20世纪6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这一战略口号,进一步扩大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内容,指引全世界一切革命力量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献身于中国革命事业的高尚精神:“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表明,首先,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形式上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而其内容是国际性的事业。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各国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都要相互支援,团结奋斗。其次,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各民族之间及无产阶级政党之间必须遵循独立自主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彼此尊重主权和权利。再次,要坚持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原则。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国际主义任务,要努力把民族、国家任务和国际主义任务,本国人民与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最后,要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以“国际主义”之名行大国沙文主义之实。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处理各民族之间、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之间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无产阶级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