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ics in broad sense)

区别于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的狭义政治经济学,广义的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

作为研究人类各种社会经济形态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广义政治经济学是从中找出各个社会经济形态、生产方式或生产关系都能适用和遵循的产生、运行、发展、灭亡和更替的普遍运动规律。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提出了创建广义政治经济学的问题,进而阐述了广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特征。

第一,它“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它首先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个个别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而且只有在完成这种研究以后,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用于生产一般和交换一般的、完全普遍的规律。

第二,它的任务,是证明某种生产方式由于它本身的发展,正在接近它使自己不可能再存在下去的境地,找出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征兆,考察旧生产方式中隐藏的“预示着生产关系的现代形式被扬弃之点”,以及“正在为新社会制度创造历史前提的生产条件”,即“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态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

第三,广义政治经济学除了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方法论之外,更多的是使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马克思指出,要使这种对资产阶级经济的批判做到全面,只知道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形式是不够的。对于发生在这些形式之前的或者在不太发达的国家内和这些形式同时并存的那些形式,同样必须加以研究和比较,至少是概括地加以研究和比较。到目前为止,总的说来,只有马克思进行过这种研究和比较,所以,到现在为止在资产阶级以前的理论经济学方面所确立的一切,我们也差不多完全应当归功于他的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先行者和奠基者。其代表作有《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古代社会史笔记(1879—1882)》(其中包括对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的摘录笔记)、致俄国《祖国纪事》编辑部及查苏利奇的复信,以及《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法德农民问题》《论住宅问题》等。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所撰写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是马克思研究广义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作,是涉及众多所有制形式或生产方式问题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篇,甚至可以说是其中“绝无仅有”的一篇。其在学术界被当作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理论的经典,并且在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和历史学著作和文章中被广泛征引。最初单独发表于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杂志,1940年又以《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为题,由当时苏联马列研究所单独编辑出版。马克思主要论述了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三种所有制形式,并且对亚细亚的所有制或部落所有制形式,古代所有制或罗马、希腊的所有制形式,以及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且在以后进而推出了“三形态”和“五形态”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各个社会经济形态及其发展规律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广义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