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French materialism in the 18th century)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从启蒙思想家阵营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代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种形态,即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以及笛卡儿物理学中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继承了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特别是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思想,紧密结合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在自然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基础上,对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休谟的不可知论以及各种宗教神学进行了猛烈批评,构建了自己特有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拉美特里、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在自然观上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思想,坚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认识论。他们肯定世界只存在唯一的实体即物质,物质存在多种多样的客观性质,物质世界是统一的。他们抛弃了牛顿和自然神论者的第一推动力的错误看法,将运动看成物质的固有属性,从而为无神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他们坚持物质世界的可知性,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他们肯定物质世界是人类认识的唯一对象,认为人的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感觉经验是可靠的并且是一切认识的唯一来源,而理性则是把这些感觉经验整理为知识,实验的作用就在于检验这些知识。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最鲜明的特征是其公开的、彻底的、战斗的无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