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Adherence to 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邓小平于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重要讲话。后收入《邓小平文选》第2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动向,社会上和党内极少数人利用党进行拨乱反正的时机,打着“社会改革”的幌子,曲解“解放思想”的口号,极端夸大党的失误,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针对这一错误倾向,邓小平做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长篇讲话。
讲话分为三部分:(1)形势和任务;(2)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思想理论工作的任务。在第一部分,邓小平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搞好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现在,每一个党员、团员,每一个爱国的公民,都必须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出一切力量。
在第二部分,邓小平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要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邓小平首次提出和阐述了“四项基本原则”: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重点对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右倾错误思潮进行了深入批判,阐述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不能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条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条,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事业。
在第三部分,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现实政治的。深入研究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且做出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答案,这将是我们思想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对毛泽东思想旗帜的真正高举。我们必须一方面继续肃清“四人帮”散布的极“左”思潮的流毒,另一方面用巨大的努力同从右面来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做坚决的斗争,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对新形势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做出新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教育全国人民、全国青年、全国工人、解放军全体指战员。这是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又是重大的理论任务。
邓小平的这篇重要讲话,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政治基础,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5月11日,中共中央批转邓小平的这篇讲话,指出“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导性文件”,要求“在城市中的全体共产党员,全体共青团员,全体指战员,各机关、企业的全体职工,大中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农村大队以上干部中进行传达,并采取不同方法组织学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