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double historical tasks of mechanization and informationization)

2000年12月,针对当代新军事变革,江泽民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努力完成军队建设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军队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这一使命是军队和国防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的重要内容,即到21世纪前50年逐步实现国防和军队的信息化。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及12月中国发布的《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均明确阐述了这一历史任务。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当代世界的新军事变革,实质上是一场军事信息化革命,信息化正在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中国军队处在机械化任务尚未完成、同时又要努力向信息化过渡的特殊阶段。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战略目标是中国军队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和军情出发,正确处理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必须乘国家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之势,在加强军队机械化建设的同时,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努力推进机械化信息化的复合发展和有机融合。

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从根本上说,就是以建设信息化军队为战略目标,着眼于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树立超前意识,不断创新,实现军队建设的整体转型。军队的武器装备、组织结构、军事理论、军事训练以及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均按照信息化要求进行彻底改造,加快实现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努力建设成为一支能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现代化军队。

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是中国军队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大潮下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与实践。在这一进程中,需要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与注重坚持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创新之路结合起来,为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复合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the "threestep" strategic vision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and the army)

1997年12月,江泽民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构想。第一步,即时起到2010年,用十几年时间,努力实现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的各项要求,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军费的相应增加,加快我军质量建设的步伐,适当加大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力度,完善武器装备体系,全面提高部队素质,进一步优化体制编制,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较大发展;第三步,再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构想,是党的十五大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国家安全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和实施的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1997年党的十五大部署了21世纪前50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要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基本上一致。在党的十五大闭幕后不久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21世纪大体也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

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关键在第一步。需要在跨世纪的十几年中,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缩小与世界军事大国的差距,积蓄力量,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伴随国家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进程,中国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拓展和深化,信息化条件下防卫作战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已经顺利实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目标,机械化建设有了较好基础,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威慑和实战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设现代化后勤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初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2012年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写入大会报告

。党的十九大对“三步走”战略做了新的部署,即: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