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整顿(overall rectification)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期间,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支持、叶剑英和李先念的配合下,对“文革”以来各条战线的混乱局面进行的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
1975年2月,由于周恩来病重,中共中央决定由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邓小平根据毛泽东要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在主持召开的各类会议上提出对各条战线进行整顿,摆脱动乱、加快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根据毛泽东“军队要整顿”的指示,1975年1月,邓小平以军队整顿为开端,拉开这场全面整顿的序幕。随后着力整顿铁路部门,作为扭转经济领域混乱的突破口,大力整顿工业交通、财经、国防科技领域的生产秩序和管理制度,使得生产和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975年7月,“四人帮”受到毛泽东的批评,中共中央决定由邓小平全面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工作。在全国政治形势有利的情况下,邓小平提出整顿党组织问题。随后,以党组织整顿为核心,军队、科技、文艺、教育、农业等领域的整顿全面展开。各方面整顿工作的展开,势必触及“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并逐渐发展到对这些错误进行系统的纠正。整顿中,邓小平以毛泽东“三项指示为纲”(学习理论反修防修;要安定团结;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批评“四人帮”割裂毛泽东思想,发表一系列讲话,指导制定各项文件,力图澄清被“文革”颠倒的理论是非。因此,全面整顿不仅遭到“四人帮”的疯狂反对,毛泽东也不能容忍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系统否定。1975年1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对邓小平进行了错误的批评,之后邓小平被停止了大部分工作,“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在全国开展起来,全面整顿至此中断。
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整顿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国民经济由下降转向回升,社会秩序趋向稳定;整顿遏制和削弱了“四人帮”的错误和影响,充实了党内与“四人帮”斗争的力量;整顿还有力地冲击了极“左”思潮,促进了全国人民的觉醒。因此,全面整顿成为后来全面拨乱反正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