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会议(Chengdu Meeting)
1958年3月8日至3月26日,中共中央在四川成都召开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及中央各部门一些负责人,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共39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总结建国八年来的工作,研究了经济建设的有关问题,树立经济建设高速度的思想,确立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毛泽东在会上强调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路线。会议继续批评“反冒进”,重点强调建设速度问题。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一九五八年计划和预算第二本账的意见》《关于发展地方工业问题的意见》《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意见》《关于在发展中央工业和发展地方工业同时并举的方针下有关协作和平衡的几项规定》《关于继续加强对残存的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对小商小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指示》《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等40多个文件,主要是经济建设方面的内容。会议通过的1958年计划和预算第二本账的指标是:要求比1957年工业总产值增长33%,农业总产值增长162%,财政增长207%,基本建设投资增长415%,钢煤等产品增长30%~35%,粮食增长166%,棉花增长248%。这些指标已开始严重脱离客观实际。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的指示》,认为这是一个生产“大跃进”和文化“大跃进”的运动,要求各级党委抓好这个运动,只要抓好这个运动,就可以用同样的人力、财力、物力,办出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十以至数倍计的事业。于是各行各业的“反右倾”运动很快铺开了。对一些主张谨慎地稳步前进的同志,往往批判为右倾保守,在各级干部中提倡和滋长了急躁冒进倾向。1958年春天,各地在反右倾保守思想的推动下,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兴修水利、积肥等群众运动,农村的“大跃进”运动这时已经开始了,党在经济工作中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也由此开始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