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阶段》(On New Stage)
1938年10月12日至14日,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的政治报告。报告原题目为《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1938年11月25日在《解放》第57期发表,题目改为《论新阶段》。1942年4月,解放社出版单行本。报告的第七部分收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题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报告共分八个部分:(1)五中全会到六中全会;(2)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3)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4)全民族的当前紧急任务;
(5)长期战争与长期合作;(6)中国反侵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运动;(7)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8)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中,第三部分第21条,为“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对此,毛泽东着重从八个方面加以阐述:第一是全民族抗日的;第二是长期性的;第三是不平衡的;第四是有军队的;第五是有十五年经验的;第六是大多数民众尚无组织的;第七是三民主义的;第八是处在新的国际环境中的。毛泽东强调,深刻地研究与认识上述这些特点,才能采取恰当的政治上的政策与工作上的态度;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扩大,是需要这种科学基础的。报告第七部分第12条,为“学习”。毛泽东指出,“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现在已较过去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还很不普遍,很不深入。我们的任务,是领导一个几万万人口的大民族,进行空前的伟大的斗争。所以,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为此,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报告在中国抗日战争即将进入相持阶段的紧要关头,全面总结了全国抗战以来的基本经验,透辟地分析了抗战时局的基本特点,规定了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政策和策略原则,为在抗日民族战争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方向,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夺取中国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纲领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