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Bo Yibo)(1908—2007)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原名薄书存,山西定襄人。1922年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参加了五卅运动等一系列革命活动。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夏,任中共太原地方执委会北部地区委员会副书记,从事党的组织、宣传和群众工作。同年6月被山西军阀阎锡山通缉,转入晋西北农村从事秘密革命活动,恢复与重建党组织。1929年至1931年,在北平、天津、唐山等地从事兵运工作。1931年6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担任狱中党支部干事、书记。1935年5、6月间被判死刑,尚未执行即被中共北方局营救出狱。1936年10月被派往山西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后担任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书记,与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达成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协议。全国性抗战爆发之后,向阎锡山提议创建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并将其改造成为中共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1937年11月后领导创建太岳抗日根据地。1939年10月任晋东南军政委员会书记,同年冬领导新军粉碎阎锡山挑起的十二月事变。1940年担任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副主任,领导太岳抗日根据地的建党、建政、建军工作。1941年1月任八路军太岳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年任新成立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1942年9月起任中共太行分局委员、中共太岳区委书记。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担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协助指挥上党战役、平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副书记、代理书记,华北中央局第二书记(后任第一书记)

,华北军区政委等职。在解放战争期间参与了《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起草制定与平津等大城市的接管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夕,参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工作,并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随后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财政部长。在陈云的直接领导下,参与了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的重大斗争。1954年任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1956年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兼国务院副总理,参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众多重要决策。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1978年底彻底平反。1979年再次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并增补为中央委员会委员。1982年5月任国务委员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1982年至1992年担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92年完全退出领导岗位。2007年1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著有《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薄一波文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