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Fang Zhimin)(1899—1935)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

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原名远镇,乳名正鹄,号慧生。江西弋阳人。1919年秋考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预科班。1920年升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应用机械科学习。1922年7月,在上海结识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向警予等著名中共领导人。同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根据组织决定,返回南昌创办文化书社。1923年初,与赵醒农等人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昌地方委员会、江西民权运动大同盟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参加沪案交涉江西后援会的工作,深入偏远地区,开展宣传鼓动工作。1927年8月南昌起义后,返回弋阳发动秋收暴动,先后任中共弋阳区委书记、中共横峰区委书记。1929年,领导建立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1930年,率独立团在赣东北、闽北一带开辟根据地。先后领导了贵溪、万年等县的农民暴动,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局部性“围剿”。同年7月,领导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创造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十六字战略要诀。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1934年11月,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主席,统一领导闽浙皖赣边党的组织和革命武装。同年12月,与粟裕率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谭家桥镇乌泥关、白亭、石门岗一带遭到国民党王耀武部队“追剿”,一万多人仅有粟裕率领400多人突出重围。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区被俘,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他严词拒绝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

在狱中写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抒发了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表现了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1935年8月6日,被秘密杀害于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时年36岁。其主要著作收入《方志敏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