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夏(Deng Zhongxia)(1894—1933)
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原名邓隆渤,字仲澥,湖南宜章人。1917年夏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先后参与组织学生救国会,创建《国民》杂志,发起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1919年5月参加五四运动爱国示威游行,开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0年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协助李大钊的工作。12月,开办工人夜校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办长辛店工人俱乐部。1922年5月起先后出席第一次、第二次、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并分别担任重要职务。1922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此后先后出席中共三大、四大、五大、六大并分别担任重要职务。1923年4月,到上海大学任职,改名邓安石,任校务长,主持学校行政工作。从1923年末开始积极探求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和方法等,先后著有《革命主力的三个群众》《论工人运动》《论农民运动》等文章。1925年2月,与李立三组织发动大规模的工人罢工,捍卫了工人权利。6月,赴香港组织策划省港大罢工,任《工人之路》主编。1927年8月7日,参加八七会议,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任江苏省委书记。1928年2月,赴香港任广东省委书记,处理广州起义失败后的善后事宜。1929年初,开始写作《中国职工运动简史》。1930年8月下旬,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指导根据地建设。1931年夏,在“左”倾路线迫害下被免去全部职务,生活陷于困境。1932年秋,任中国赤色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1933年5月15日晚,在上海法租界被捕。9月21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南京雨花台,年仅39岁。遗著收入《邓中夏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