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ideological remoulding of the intellectuals)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采取的一项政策,与“团结”“教育”方针一起共同构成党的知识分子基本政策。
1939年1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在强调知识分子在革命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时就指出,对知识分子要“加以教育”,“使他们在战争中在工作中去磨练”,逐步克服他们的弱点,使他们革命化和群众化。1944年10月,毛泽东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一文中明确提出,文化统一战线的原则有两个:“第一个是团结,第二个是批评、教育和改造。”从此,“团结、教育、改造”就成为党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以及一些中央局曾多次做出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决定,均使用了“争取、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提法。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明确指出:“党中央在全国解放以前和以后,都十分重视知识分子问题,规定和执行了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大多数知识分子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接受的是资产阶级教育。因此,党不仅要争取和团结知识分子,而且要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以使他们适应革命和建设的需要。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主要方法包括: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二是参加革命和建设实践,与工农相结合;三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党内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经验和争取、团结、教育社会上知识分子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改造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