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ombine education with productive labor)
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方针之一,指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根本途径。
1934年1月,毛泽东在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中明确提出,使“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把“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1939年,毛泽东为抗日军政大学的题词是:“现在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将来一面作战,一面生产,这是抗大的作风,是足以战胜任何敌人的。”1941年,他在一个题词中写道:“生产教育二者兼顾。”1958年,毛泽东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彻底打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分离的局面。”
毛泽东提出的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包括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具体内容,其目的,就是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贯彻这一思想,毛泽东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倡导“学校办工厂”,学生实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勤工俭学;将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日制大中小学规定参加劳动的时间;改革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教育适应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功能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制定科学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邓小平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